自北溪管道被炸之后,最近俄乌冲突再次升级到一个新的阶段。在8日的时候,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货运汽车爆炸事件,事故导致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一度中断。随即普京认定,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是乌克兰策划实施的,并将这件事定性为一起针对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恐怖袭击,一定会发起反击手段。其实自冲突以来,乌方就一直叫嚣要炸克里米亚大桥,而这次算是彻底玩脱了。

在2天之后,包括基辅首都中心等多地遭到导弹袭击。普京也证实了,俄军当天使用陆基、海基、空基导弹,对乌克兰能源、军事指挥和通信设施实施了大规模、高精度的远程打击。这是这几个月来基辅首都中心首次发生爆炸,还有多个大城市的市政府声称遭到俄军导弹袭击。

而俄乌互炸升级也体现出了西方的双标,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,西方默不作声不予置评,但是当乌克兰民用设施被炸的时候,都站出来谴责俄罗斯“恐怖主义”“无人道”。而且在克里米亚被炸之后,基辅市政厅附近还出了一块“克里米亚大桥被炸”的背景板,并号召民众过来打卡合影。这也让有些人忍不住吐槽,“乌克兰一直抨击俄罗斯是恐怖国家,但现在看来…”究竟谁才是恐怖国家?

而且这场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很奇怪,俄军打得束手束脚,不像美国那样一开始就来个地毯式轰炸,率先摧毁通信、指挥、水电等关键设施,正是因为俄军顾忌太多,导致被外界吐槽“拉胯”,甚至在不久前还被乌方反攻成功。反而是乌方打的毫无顾忌,武装部队经常出现纳粹化标志,攻击扎波罗热核电站,现在又来轰炸克里米亚大桥。所以俄军一开始发动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就是以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为军事目标。一开始打击范围也只是乌东,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。克里米亚被炸就是一个转折点,特别军事行动可能升级为“反恐战争”,俄方也表示特别军事行动进入新阶段。

乌克兰做初一,就别怪俄罗斯做十五,攻击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。这都打8个月了,俄军才开始实施多军种大规模联合导弹袭击。此前俄军还有所限制没大打出手,现在正好找到借口,再加上寒冬将临,乌克兰这是自拔氧气管苦日子就快来了。这是一个宝贵的教训,有时候打的越狠,反而能控制事态升级!

在这种情况下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,已经分别和法国、德国、荷兰、英国等国元首紧急通话,讨论对乌克兰的国际支持和灾后重建,几乎都是表态和乌克兰站在一起,并承诺提供协助。不过这个时候,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出警告,在乌美国公民立即离开乌克兰。说好的和乌克兰人站一起呢?这就和阿富汗撤军的情况很类似,也就是美国觉得泽连斯基政府有点悬了,为了以防万一阿富汗撤军丑态重演,先闪人吧!而且自冲突以来,美国大使馆已经敦促好几回了,现在还在乌克兰的大部分不是普通人。

事实上,北溪管道被炸、克里米亚大桥被炸、俄军导弹报复性袭击,导致俄乌冲突持续升级,将会让俄罗斯有限的军事行动扩大化,进而使俄罗斯欧洲深陷俄乌战争泥潭,短期内和平解决的希望几乎为零,战争正被某些国家推着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,外溢的风险骤增。 (A梦)